石碑文学者失踪,河南户外救援队紧急搜救
联盟讯 8月18日晚,壹基金救援联盟成员河南户外救援队接到求助,一郑州市民称其父亲8月14日独自前往巩义青龙山搜寻古碑文,与家人失去联系,家属报警后,当地警方搜寻两日未果,请求当地救援队参与搜救。据了解,失踪老者为当代著名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与行家,甲骨文字专家董应周,今年69岁,14日前往青龙山寻访古碑文做研究工作与家人失去联系。董老先生失踪前住在青龙山电力宾馆,14日凌晨5点,宾馆的监控摄像头拍到他走出宾馆的画面。
联盟成员河南户外救援队连夜组织队员进行搜救,8月19日7时许,河南户外救援队巩义、偃师、登封3支分队25人分为4组在巩义青龙山电力宾馆周边3公里范围内进行印第安式搜索。2组队员在山上遇到当地老乡,通过老乡对救援队员手中的照片进行辨认,初步判断董老爷子曾新山村村口一带出现。因山上雨雾未消散,给地面痕迹搜救带来困难,上午的搜救并没有太大进展。下午,救援队进一步扩大了搜救范围,将主要目标定在断崖和峡谷。
图为救援队在分配搜救任务
董应周老先生是中华传统文化、甲骨文字研究的专家,任中国中州古籍出版社原总编辑兼社长期间,曾主持整理、出版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。此举在海内外各界影响深远。现担任香港中国港台图书社总编。 经过多年研究考证,编著《连山易》,即将付印。
因董老先生在学术方面突出贡献,壹基金救援联盟官方微博发布了搜救的消息后,引起了广大网友、出版界朋友及媒体的关注。河南当地政府、警方、河南省体育局、河南户外救援队也对这次搜救高度重视。在信阳举办活动的河南省体育局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许洪波、河南户外联盟负责人陈学政(笑青天),正在赶回郑州途中,将于今晚再带一只队伍前往青龙山支援。正利用假期在四川登山的河南户外救援队总队长陈水全(岁月无声),昨天登顶半脊峰,晚上下撤到C1营地接到董老爷子家属求助,远程对搜救工作进行安排及指导,现正在赶回河南途中。
链接:青龙山原名霍山、天陵山,山中有千年古刹慈云寺。北宋赵匡胤依此山势在巩县选建定陵,遂按勘舆风水学易山名为青龙山。 青龙山峰峻谷幽,风景秀丽,山中有大面积原始次生林和原生态植被,有著名的五十三峰奇异景观。如天门峰“天然大佛”,通高198米。
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,1998年被河南省林业厅批准为“青龙山森林公园”,2000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游览区和佛教活动圣地。慈云寺作为中国佛教始传圣地,两千年间积累了丰厚的佛教文化沉淀。寺中留下大量的各朝代佛教遗迹和碑刻资料,碑刻中的许多记载填补了中国佛教发展的空白,特别是寺中的《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》碑和《青龙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》碑,更是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。吴承恩在此依据“二老”,唐僧及周围的传说,写成了《西游记》。2003年《西游记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慈云寺召开,国内外专家经过论证指出:“青龙山是《西游记》的载体,慈云寺是《西游记》的灵魂。”
家父的走失,牵动了大家的心。多日来,壹基金河南户外救援队以及广大志愿者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,冒着生命危险在青龙山进行了仔细的搜索。先后有巩义回郭镇的、上街的、偃师的、密县的、济源的以及周边其他地区的救援队参加到搜救当中。他们风餐露宿,冒雨搜寻,让我们家属深受感动。如今雨越来越大,搜寻越来越困难。为保护搜救人员的安全,我们恳请各位搜救者暂停进山搜救,我们暂时把搜救范围转移到山外,沿村镇张贴找寻启示,希望家父已经走出深山,被附近好心的乡亲收留。
虽然现在还没有家父的消息,但是,对社会各界的关爱突然有种用言语形容不来的感动。社会并不冷漠,热心肠的好人多!!!
再次感谢各界人士对我的帮助,如搜寻家父有进一步消息,我会及时向大家通报。
董俊龙叩谢
2011-8-21
本人是董俊龙的朋友吴晓光,受董俊龙授权发表此贴,向社会各界关心董老的人士表示感谢!